保险日历
-
0317 | 1935年,梅兰芳访问苏联的团体保险
1935年,梅兰芳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邀请,率团访问苏联演出。这次访苏得到中国银行支持,其保险需求自然而然落到了中国保险公司身上。经协商,梅兰芳访问团一行的团体保险合同由中国保险公司和华安合群保寿公司共同承保,每家一半,保额则是每人银币5000元整。 1935年胡蝶(前排左四)与梅兰芳(后排中)等访苏期间的集体合影 梅兰芳的这次访苏,不仅征服了苏联观众,在苏联…
-
0316 | 1933年,汉口申新四厂发生大火赔款
1933年近代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集团荣家企业属下的汉口申新四厂发生大火,全部损失高达200多万银元,企业顿时陷于绝境。此前中国银行由于在该厂有大量贷款,因此曾指定贷款抵押的全部财产一律交由它的子公司中国保险公司承保。 这时的中国保险公司刚刚成立一年多,营业上虽有收益,但也仅是二三十万元的分量,要赔偿这笔200多万元的损失,几乎会把250万的资本金都给耗掉…
-
0315 | 太古水火保险公司月份牌
各式广告在报刊上大量出现,表明保险市场的热度。不少保险公司在年底印制精致的新年月份牌,广为赠送。此图是1907年,太古水火保险公司印行的月份牌。图片右下角有大清光绪三十三年岁次丁末的字样,可以看出这则月份牌算是保险类月份牌里出现的年份比较早的了。而中央的人物画虽然不清楚记载的什么故事,但可以看出画面人物神态自然,场景生动活泼,笔工精细。
-
0314 | 新中国成立后目前所见最早的保单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于1949年10月20日,这件保险单签发于1949年11月15日,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新中国保险单,签发于武汉。 图片由张鲁生(人保财险合肥分公司)提供。
-
0313 | 民国时期保险论文《保险事业对社会之贡献》
1940年9月15日《保险月刊》第2卷第9期“大学保险论文选”刊发冯志达的论文《保险事业对社会之贡献》,内容摘编如下: “保险是社会事业之一种。保险事业在欧美诸先进国家,其发达程度,已普遍全国。我国保险事业,创设以来,虽有数十年之历史,但其推行范围,仅及于各大都市,故我国人民尚未能普遍认识保险事业。其对保险事业之见解,以为一经保险,如遭损害即可获得巨额赔偿,…
-
0312 | 民国时期保险论文《从保险的功能谈到其推进之方策》
1940年6月15日《保险月刊》第2卷第6期“大学保险论文选”刊发赵和真撰写的论文《从保险的功能谈到其推进之策》。内容摘编如下: “保险为人类生活中八大要素之一,所以保险业的发达与否,可以象征着社会文化的高下,国家工商业的前进或落后。欧美各国,重视保险事业,社会人士,都普遍认为保险事业是社会经济机构中的重要之一部。反观我国,为教育不普及,社会基础的不稳定,以…
-
0311 | 民国时期保险论文《推进保险事业》
1940年3月15日第2卷第3期《保险月刊》“大学保险论文选”一栏,刊发尤祥澜的文章《推进保险事业》。 文章摘要如下: “保险事业在中国已是一种重要的事业,它随着社会的发展,日渐的感到需要和重要,但是中国的保险事业目前仍不能和英美各国同日而语的,如英国是火险保额最大的一国,美国寿险保额最大,总数竟超出全国储蓄银行存款的总数,由此可见,英美各国保险事业之发达了…
-
0310 | 民国时期保险论文《人寿保险对于家庭之需要》
社会人士常有因偶然事故之发生,以致经济发生恐慌,甚至因此而使今日处境富裕之人,明日成为依赖之残废人,或竟为赤贫者。为欲补救此种不幸之个人严重危险及困苦起见,于是由多数个人凭经济互相之联系,共同协力,以组织保险机关,互相分担任何个人所遭遇之危险及困难,而予以经济之救助,以赔偿其损失,各个人依据一定之标准,支付一定之保费,保险行为于是予确立。 人寿保险者,乃一种…
-
0309 | 晚清火灾保险:火灾与火灾保险的内容
据《申报》载: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广州“火警频仍,居民一夕数警,颇有寝不安枕之势。月前,由陈绅缮就公共保火险章程三十余条,禀呈南海县,请立案出示”火险章程颁布后,应该说是受到了商人的青睐。据光绪三十一年二月十三日的《申报》报道,正月二十五日晚广州“西关扬巷福绵长洋货店失火,全店付之一炬,并延烧左右邻房屋二十七间,惟各号均经保险,不致大耗”。应该说火灾保险是中国…
-
0308 | 晚清火灾保险:华商栈房保火险广告
大清同治壬申四月二十六日《申报》第六版刊登一则“华商栈房保火险”,内容如下:“华商栈房保火险 经本公司议定,如有贵客商装货在华人栈房者,俱可来本行保火险,照洋行栈房一例,但必先至本行报明后验看。该栈房在何处,然后当面议价,可也。特此佈闻。4月25日,琼记洋行火险公司启。”(图/华商栈房保火险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