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历史
-
0107 |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中的保险思想
王韬(1828~1897年)著有《弢园尺牍》8卷本,1876 年在香港出版,1881年又增订4 卷。此外,1883 年他把在19世纪 70年代以来发表的文章辑成《弢园文录外编》,在《卷十》中《代上广州冯太守》一文,论述了他如下的保险观点。开办保险公司是应付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善法。“顾风波之险,有时不可测料,于是特设保险公司为之调剂,于百中取二三,无事权微利,有…
-
0106 | 《资政新篇》中有关西方保险思想的描述
洪仁开(1822~1864年)是洪秀全的族弟,太平天国后期领导集团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受西方资本主义影响较深的人物。1859年他把草拟的《资政新篇》呈递给天王洪秀全。这份以资本主义制度为蓝图实行改革的建议书,深得洪秀全的赏识和赞同,并于1859年用诏旨颁行刊发。《资政新篇》分为四部分。第三部分“法法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立法主张,是全篇的重点。他提…
-
0105 | 旗昌洋行设立扬子保险公司
1862年,美商旗昌洋行在上海设立扬子保险公司。扬子保险公司最初资本40万两,经营水险、火险、意外险业务,总部设上海,采取了“自保”(即在大公司中每年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基金,在必要时提取以自救)和“互保”(各企业从利润中按比例提取资金作为基金,用于突发事件的补偿)相结合的保险形式。最初,扬子保险主要是为旗昌轮船公司提供船、货保险,兼顾其它,不过不久之后,…
-
0104 | 谏当保险公司与于仁洋面保安行
怡和洋行参与经营的谏当保安行,于1835年结束了轮流经营协议,原来轮流担任经理的宝顺和渣甸 (即怡和)两家洋行分别建立了各自的保险公司,谏当保安行随告解体。1836 年怡和洋行建立了谏当保险公司,并改英文名称为 Canton Insurance Office。1842年在香港当局注册,1857年在上海设立分公司,1866年又在香港设立香港火烛保险公司。这两家…
-
0103 | 中国古代货物运输风险分散应用:艚船会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木帆船曾是辽河和鸭绿江流域的主要运输工具。经营船舶运输的,多为沿海和沿江河的居民,常年在水上劳动和生活,危险很大,加之当时船舶构造简陋,抗灾能力差,一旦遭遇到水上危险或匪盗抢劫,就会倾家荡产。因此,船户们便自发组织起了船会(也称艚船会)的互助组织。据《奉天通志》转引《东北年鉴》记载:“艚船之水运业者,多山东、天津及沿海土民所经营,因浮…
-
0102 | 中国古代货物运输风险分散应用:盐运保障
四川盛产食盐,除供本省自用外,采用木船通过釜河、沱江长江等水域,远销黔、滇、湘、鄂各省。川江滩多水急,盐船触礁淹损事故在所难免。如何补偿这一意外损失?据《盐法制》记载,在光绪五年(1879年),四川总督丁葆为整顿盐政,在给光绪皇帝的奏折中写道:“……仿照商规仍于成本内摊收护本一款,以为船支 (只)疏失沉溺另行补运之费……。”据自贡、泸州、宜宾等盐产地及四川盐…
-
0101 | 中国早期的保险思想起源:委积
“委积”字面上的解释,就是积蓄的意思,少量为委,大量为积,也是中国古代后备仓储制度之一。据《逸周书·文传》记载:“有十年之积者王,有五年之积者霸,无一年之积者亡。”武王克商后,即向周公姬旦问政,旦曰:“送行逆来,振(赈)乏救食,老弱疾病,孤子寡独,惟政为先,民有欲蓄。”当权者如能把积蓄用于“振救”,是百姓视为朝廷德政的先决条件。武王照此办理,深得民心。积蓄用…
-
1231 | 中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2023年3月,中国决定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基础上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不再保留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5月18日,上午10时许,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揭牌。这意味着,运行了5年的银保监会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至此,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从“一行两会”迈入“一行一局一会”的新格局。(图/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揭牌仪式)
-
1230 |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2018年4月8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北京挂牌成立,郭树清担任银保监会主席。其主要职责是: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银行业和保险业,维护银行业和保险业合法、稳健运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稳定。(图/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挂牌后人们拍照记录、银保监会所在地北京鑫茂大厦)
-
1229 | 美国两州立法明确网约车司机保险责任
2014 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科罗拉多州率先立法,明确司机驾驶自己的汽车通过 UberX和Lyft 等网约车平台运送乘客赚钱的保险责任,要求这一创新的商业模式提供保险服务。(图/网约车公司Uber推出的保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