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
0906 | 太平水火保险公司
周作民是近代金融奇才,曾周旋于“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乱世。他创办的金城银行是旧中国最大的私立银行。作为掌舵人,他于1929年11月20日在上海独资创建了太平水火保险公司。1934年后,公司开始集团化经营,并逐渐发展成为解放前我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和市场份额最多的华商保险企业之一,极大地提高了民族资本的国际地位。(图/1930年2月19日《申报》刊登“太平水火保…
-
0905 | 中国政府开始管理洋商保险业
1928年12月20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广州政治分会颁布《广东省整理保险事业暂行条例》,意在对广州整个保险市场进行全面监管,开启中国政府管理洋商保险业之先河。该条例规定,在广东省境内的中外保险公司必须在保险单上粘贴印花税票。为此,广东省财政厅专门印制了保险税票。(图/印有孙中山侧面像的财政厅保险税票)
-
0902 | 王效文《保险学》
1925年2月,王效文撰写的专著《保险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马寅初、吕岳泉分别作序。马寅初序文指出:“吾国向无所谓保险学:有之,自本书始”。该书从初版到1947年再版的22年间,不断补充修订,共印刷了11次,平均两年再版一次,其受欢迎的程度可想而知。(图/王效文撰写的《保险学》封面及序、《保险学》内页)
-
0825 | 史带创建美亚保险
1918年,一位曾做过保险经纪人的美国青年史带,怀揣300日元,携一只小皮箱,形单影只来到上海淘金。1919年12月12日,史带在南京路15号的二楼创立了美亚保险代理公司(American Asiatic Underwriters,简称AAU,以下简称“美亚”)。美亚在美国注册,总部设在上海,专营中国业务,创办时只有2间办公室和2名员工,仅能代理9家美国保险…
-
0813 | 华安合群保寿公司在上海创立
1912年6月1日,华安合群保寿公司在上海创立,创建人吕岳泉原是一个贫穷船工的儿子。公司迅速成长为华商寿险公司中经营业绩最好的保险公司,并建造了中国最早、最宏伟的人寿保险大楼一华安大厦。(图/华安大厦落成后照片现为金门大酒店,华安合群保寿险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局执照,书籍背面的华安保寿广告)
-
0803 | 中国第一部以“保险”为名的专门法规
我国最早的保险法律产生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 )。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1904年,设立法律修订馆。1907年,中国近代保险业重要人物、广东富商徐锐拟就中国第一部以“保险”为名的专门法规:《保险业章程草案》。草案共 7章 105 条。徐锐在第一章“总则”里给保险下了定义:“凡筹集资本、设立公司或公会,分保物产损失及生命危险而担负其赔偿者,是为…
-
0721 | 永福人寿率先制成华人生命表
永福人寿1846年进入中国。1900年,英商永福人寿上海分公司依据1888-1900年的统计资料,率先制成华人生命表,解决了华人寿险费率缺乏数理基础无人敢保的窘境,1901年起,永福人寿开始承揽华人寿险业务,开启了华人寿险的序幕。(图/永福人寿在中国使用的生命表)
-
0714 | 永年人寿保险公司
1898年,英国人摩尔在上海创办永年人寿保险公司,地址设于广东路13号(即今广东路93号),主要以驻沪外籍人士为服务对象,1901年以后开始接受华人的保单,业务量迅速扩张,成为沪上最大的外资寿险公司。1907年,永年人寿拆除原来的房屋,聘请通和洋行设计兴建新的公司大楼,并于1910年完工。(图/永年公司大楼)
-
0706 | 中国四大洋商火险公会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四大洋商火险公会陆续成立,标志着外资保险公司对中国保险市场的垄断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其中,上海以及香港洋商火险公会成立于1895年,天津洋商火险公会成立于 1896 ,汉口洋商火险公会成立于 1917 年。(图/20世纪初的上海外滩景象)
-
0626 | 仁济和保险公司
1883年,爆发 “倒账风潮”及中法战争(1883年-1885年)等,轮船招商局及所属仁和、济和保险公司面临的经营环境恶化、股票暴跌。受此影响,也为了增强招商局体系内保险机构的竞争力。1886年2月,仁和与济和两保险公司召开董事会,决定将仁和、济和合并为“仁济和保险公司”,资本金为100万两。仁济和保险公司在整个晚清时期,营业状况尚不能说不够令人满意,直至“…